2)第六百一十章 竟然真是黑洞技术!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串就会重新变成无序逸散的空子……”

  ‘空间短波化’以及‘空间粒子化’理论,都不是什么全新的理论了。

  当初研究宇宙膨胀论的时候,保罗和海伦就有过同样的争议,他们看待空间的角度截然不同。

  王浩也对于两种理论有过了解,保罗还发表过他的空间短波论,引起了理论物理界的广泛讨论,理论是否物理学界接受暂且不说,很多弦理论的学者对保罗的印象变好了一些,他们认为保罗还没有‘放弃弦理论’,甚至有人说保罗是‘忍辱负重打入湮灭理论内部的英雄’。

  所以,海伦才会抨击保罗‘你代表的还是弦理论’!

  平心而论,保罗和海伦提出的两种观点,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也能够对于实验结果做出解释。

  之前王浩的态度是比较中立的,不管是空间粒子论还是空间短波论,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就像是物理历史出现的波和粒子的争议,最终也只能用‘波粒二象性’来做为结尾。

  但实际上,‘波粒二象性’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也只是拿出了一个‘你对,他也对’的结论。

  当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时候,要么就把光看成是粒子,要么就把光看成是波。

  现在碰到的就是实际问题,同时采纳两种观点根本就没有意义,王浩更倾向于海伦的‘空间粒子化’理论。

  这主要是因为空间粒子化能够解释更多的问题,甚至能够去解释湮灭力存在的本质。

  ‘空间短波化’,覆盖的领域则相对狭小的多。

  但以上也只是理论的争议而已,实验研究上来说,还是要依靠真实的实验发现以及技术提升。

  理论的完善是需要实验结论来支持的。

  实验组希望能够在湮灭力场内制造出定向强S波,他们不断对于设备进行改造,希望把引力场设备和强湮灭力场结合在一起。

  三个星期后,研究宣告失败。

  首先来说,实验没有任何的进展,他们进行了多次设备的改造,根本没有任何的发现。

  另外,很重要的是,王浩召开了多次技术会议,甚至得不到一点的正确反馈,也无法得到任何的灵感值。

  一定程度上,王浩就能判断研究方向很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他决定暂停研究。

  “我们要改变方向,撇开强湮灭力场技术,直接制造定向的强S波!”

  在会议上,王浩确定了新的方向,同时,也建立了新的研究任务。

  【任务三】

  【研究项目名称:制造定向强S波。】

  【灵感值:0。】

  在建立好新的研究任务时,王浩就已经确定方向是正确的。

  s级的任务最少是能够完成的,而强湮灭力场内制造定向S波,根本无法得到任何正确的反馈,甚至连任务都无法建立,就说明,即便是能够研究也非常困难。

  同时,王浩还确定新的研究任务,和‘区域性强湮灭力释放F射线’直接相关。

  “如果能制造出定向强S波,也就是完成任务三,那么任务二的s+级研究,灵感值肯定会有巨大的提升!”

  “两者直接相关!”

  “任务三,也许就是任务二的一部分……”

  ……

  在制定了新的研究方向以后,王浩也确定技术研究参考的范围。

  有两个技术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引力场技术,另外就是强湮灭力场技术。

  同时,可以对比反重力设备和引力场设备的构造,强湮灭力场设备比反重力设备的构造要复杂的多,也代表了研究的难度会非常高。

  接下来的时间里,所有人都把精力放在同一方向上进行研究。

  他们的目标就是直接制造出定向强S波。

  新方向确实是正确的,直接证明就是能够获得正确反馈以及获得灵感值增长。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