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 【启奏陛下郭子仪有三项大罪】_大唐第一莽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陛下,臣有奏疏,我要参奏郭子仪,离京之时图谋不轨。”

  “罪项有三!”

  “其一,此人仗着性格粗莽,与人相交故意耍横,曾经在武科结束当日专门放出话,要让长安所有的赌坊给他分赌款。”

  “并且还大放厥词,说是赚钱之事乃是天下大事,如果那些赌坊不给他钱,那么他就直接打上门去。”

  “而长安的各大赌坊由于畏惧,只能选择忍气吞声的答应这件事。”

  “根据微臣所知,郭子仪仅此一项就敛财数万贯,导致民怨沸腾,但却敢怒不敢言……”

  自古当官的,相互间肯定要攻击,并且在攻击对方之时,罪名一定会添油加醋往大了说。

  甚至有时候根本没罪,捕风捉影照样搞你。

  所以历朝历代以来,不乏官员被含冤处置,但是也有一些官员,整天挨告但却屹立不倒。

  主要看朝臣们愿不愿意保,然后看皇帝宠信不宠信。

  幸运的是,郭子仪这两点全都占了,他不但有人愿意保,而且还是皇帝亲自保。

  只见皇帝听完奏疏之后,直接懒洋洋的打个哈欠,道:“朕昨晚观赏歌舞,导致身体有些疲累。孙爱卿若是没有别的事,你这份奏疏到此为止吧……”

  到此为止?

  这是皇帝应该说的话吗?

  你身为大唐的帝王,权责乃是执掌天下,如果有臣子反了罪,你不应该下旨调查吗?

  那个奏疏的大臣明显不甘心,急急道:“陛下,臣乃谏议大夫,一心为了朝堂,我参奏郭子仪并无死心。陛下,陛下啊,郭子仪犯了大罪……”

  臣子如此坚持,皇帝再懒洋洋的就不合适了。

  必须拿出一个郑重对待的态度才行。

  所以唐玄宗稍微调整一下坐姿,看起来仿佛真的开始严肃,缓缓道:“既然你提及自己的谏议职责,那么朕只能和你议论一下此事。”

  “首先,朕想问问你,你说郭子仪他搜刮敛财,这件事有没有苦主到衙门里告状?”

  皇帝说着一停,根本不给这个大臣开口的机会,而是直接喊出另及个大臣的名字,沉声问道:“长安县令,万年县令,京兆尹,雍州府尹,你们身为长安的四大衙门,可曾收到过有人状告郭子仪的状子?”

  这几个被点名的大臣,个个都是大佬级别,其中长安县令和万年县令的职位听起来低微,事实上却是坐镇帝都的四品高官。

  四品,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大佬了。

  毕竟是帝都麾下的两县父母官,搁在现代等同于中央直辖的那几个市,官员的级别很高,甚至属于领导层。

  这还仅仅是长安县和万年县的县令级别。

  至于京兆尹和雍州府尹,那更是又高出一个级别的存在。所谓京兆尹,其实就是长官整个长安事务的官,这个官位的权力有多大,恐怕不需要任何笔墨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