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的想法_九零年代大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紧急通知:正文君在被押解来的路上逃脱了,系统表示需要72小时堆积在课桌上的书占据了五分之二的桌面,剩下的那五分之三用处也明显的很——用来做题的。

  九十年代的高三生活一点不比二十多年后轻松,当学生们意识到之前还为高考报名紧张的高三学长学姐们已经离开了,那种紧张的氛围弥漫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

  尤其是江城一中今年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后,这种紧张氛围更为浓厚。

  整个鄂省高考录取率创历年新低——百分之二十八,而江城一中的录取率也只有百分之三十五点七,换句话说,高考时班里同学是三选一的概率。

  这种紧张的氛围伴随着几个转校生的到来更为明显——转校生是高考落榜了的前高三考生。

  和刘灵那会儿的高考不同,这会儿高考落榜后还可以继续考,只要交了复读费,你完全可以在原本的高中里继续读书。

  只不过复读生总归是在新的一年高考中占据一定的录取比例,这对于高三应届生并不公平,因此在国庆节前鄂省出台了新的政策——复读生参加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应届高三考生高十分。

  从赵云丽那里得知,其他省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只不过区别在于到底是高十分还是高二十分而已。

  要知道,今年鄂省的本科分数线496,专科分数线494,中专分数线492分,四分之差决定所去学校的好与坏。

  当然在就业需求大、专科也是读大学的九十年代,有大学读就是好的。

  可是之于复读生而言,这四分却是决定了读大学还是落榜,他们就是被这四分拒之于校门外,如今分数线平白提高了十分,他们怎么可能接受?

  人都是聪明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最简单的办法,改名字,换学校。

  去一个陌生的学校,顶着家里人或者亲戚朋友的名字去复读,用一个全新的身份应对明年的高考。

  三班对于几个转校生身份很是好奇,尤其是对五人之中的女生,“甘永超,记得打扫卫生。”

  一个一点都不像是女孩子的名字,被班里同学合理怀疑是复读生,大概率的顶替了自己哥哥或者弟弟的名字。

  因为有时候你这么喊她,她一副没反应过来你是在叫她的样子。

  甘永超就坐在简凌和翟一诺的后面,对于班里同学的那点隐隐约约的敌意——很有可能甘永超就会成为那三分之一,取代他们其中的一个,这同桌俩很清楚。

  之前又没什么同学情谊,怎么可能善意对待呢?

  “与其敌视别人,倒不如想着把自己提升下。”翟一诺嘟囔了一句,这话简凌是一万个赞同。高考虽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说白了还是自己与自己斗,而不是跟别人好胜斗勇。

  省里十几万考生,少了一个甘永超,不还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