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82章 魏吴结盟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82章魏吴结盟

  孙权选择暂时不翻脸,拖延时间,也是有原因的。

  六月的时候,曹魏方面再次派了蒋济南下,而这次的目的,曹魏方面不再像上次那样遮遮掩掩,而是直截了当的向东吴方面提出,两国建立攻守同盟,共抗蜀汉。

  曹魏方面的意思很简单,之前你东吴在一边猥琐发育,甚至帮着蜀贼一起夹击我大魏,这些大魏都可以不计较,但现在,蜀贼势力独大,如果你再继续这么坐视旁观下去,等到蜀贼占据河洛,进取兖州之后,东吴和蜀贼,可就直接接壤了.难道东吴真的觉得,蜀贼会对青徐之地不动心?!

  如果蜀吴两国还是以前的同盟关系,那蜀国可能还会遵守同盟约定.可惜,现在的东吴和蜀国,已经不是同盟关系了,距离开战也不过只差一步而已。

  再加上之前东吴连续数次进攻荆州的事情,难道东吴以为蜀贼不想报复回来?!

  在荆州作战,东吴水军强盛,蜀贼还会投鼠忌器,但在中原之地,你东吴能扛的住蜀贼的进攻么?!

  眼下连大魏都已经丢失了洛阳,只能退守兖州,如果再这么放任蜀贼肆意扩张下去,东吴最后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

  蒋济在跟孙权见面,陈述了厉害后,终于是说服了孙权,决定跟曹魏建立同盟关系。

  但这里面,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跟曹魏方面协商。

  因此,在八月,也就是邓芝出使东吴前没几天,孙权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前往邺城,拜见魏帝曹叡,商议具体合作细节。

  而孙权的条件,其实有两个。

  一个,是孙权希望曹魏主动退出汝南,同时把沛国,彭城国交给东吴方面。

  另一个,是孙权希望两国互相交换质子,以保盟约之成。

  这两个条件,随着孙权的使者传达到大魏朝堂,瞬间就直接炸锅了。

  曹叡脑抽抽了,才会答应这么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里,彭城国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曹魏本来就是半放弃的,而现在也已经被东吴占领了,口头承认属于东吴,划分疆界,虽然丢人了点,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的结果。

  但东吴还要沛国,那就属于是蹬鼻子上脸了。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更加恶心人的地方.沛国这地方,是东汉时期的称呼,到了曹魏这边,沛国早就不存在了,这地方改名了,叫谯郡。

  为什么?!

  因为曹操出身于沛国谯县。

  曹丕在代汉自立后,特意把沛国改为谯郡,治所就设立在谯县,并且设立为“陪都”,从地位上来说,谯郡其实跟洛阳是一个地位的。

  也就是说,东吴叭叭一张嘴,不仅要拿走大魏五都之一,而且这个地方,还是大魏太祖武皇帝的老家伱说曹叡能答应这种事儿?!大魏群臣能答应这种事儿?!

  没直接翻脸,出兵淮南,都已经算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