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1章 兵变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铺开宣纸,朱以海蘸墨提笔,开始钦拟五军都督府各府左右都督,以及北衙新设的十卫提督,并南衙八镇提督,以及侍卫处、旗手处提督,一共是二十位提督。

  原本南衙设四镇,戍卫京师四面,后来朱以海考虑了下,干脆每镇再一分为二,采用八千人的小镇。

  “靖国公骠骑大将军王相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吴国公辅国大将军吴凯为后军都督府左都督,

  荆国公辅国大将军张名扬为前军都督府左都督,

  兴国公骠骑大将军李赤心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

  陈国公辅国大将军郑继武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

  ····

  朱以海一笔笔写下一个个名字。

  从王相到吴凯,再到张名扬都是元从勋臣,李赤心郑继武也是从龙极早,功勋极著。

  皇帝接着又写下阮进、郑遵谦、刘穆、刘孔昭、张鹏翼五个名字,也都是功勋大将,拜为五军都督府的右都督。

  南北衙禁军二十个提督,亦都是心腹元从,杨伯兴、王鸣谦、阮骏、马万年、秦拱明、张名甲、王忠源、张晋爵、张大彪、陈鹏、张全、吴胜、王猛等。

  王之仁和张名振这两武勋之首,则一个是内阁次辅一个是内阁协办大学士。

  十都督,二十提督名字钦定。

  兵部尚书沈犹龙又请皇帝把御营诸镇钦选上调空下的缺补上,朱以海直接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本子,红皮小本本。

  这是他穿越以来,一直随身携带的两个本子之一,红黑两本,红本记功,黑本记过。

  红本上排名越前,自然也是从龙越早的,每个名字后面,都还有一些记录,都是他们立功后皇帝一笔笔记上的。

  朱以海直接当着一众大臣面,在那里翻看了会,然后从里面挑选了一些补上了御营各镇提督、副提督、总兵的缺。

  大臣们看皇帝钦点的这些名字,心中都有数。

  甚至有几位大臣,对那小红本也不陌生,他们经常能看到皇帝的那两个小红本,虽然不知道有时皇帝在上面写什么,翻看什么,但他们知道,这两个小本本绝对是极其重要。

  皇帝用人,虽然说各色都用,但在忠诚和能力这两项上,其实皇帝是忠诚和能力都要求,但若非要在这里面选择,皇帝明显更偏向忠诚,尤其是之前起义之初时,有不少什么打柴的樵夫、耕地的农夫、佃户,甚至是长工、家奴、小贩、伙计这些,在义军中却能得到重用,很短时间就做到提督总兵副将。

  而有些半路归附的原朝廷的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高级将领,却很难得到重用,几年了,可能还军职越来越低。

  就如郑芝龙、黄斌卿、王朝先、金声桓他们来说,归附朱以海的时候,已经官阶极高,甚至都是一镇军头,但这几年来,一直没得到真正的重用,如郑芝龙,一开始封侯授总督,后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