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章 辣眼睛啊!_重归新加坡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胡姬花村巴刹李晓凡打包了一份“槟城炒粿条”当晚餐。

  炒粿条原是广东潮汕、福建闽南一带的小吃,潮汕福建移民至马来半岛后就成了新马地区的国民美食。

  李晓凡他们刚刚到新加坡时候,听名字“炒果条”开始以为这是一道甜品或蔬菜,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一道炒面食。

  “粿条”一词是潮汕地区、福建闽南地区叫法,粿条与河粉看起来差不多,但是粿条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炒粿条是将扁平的米粉面条与生抽及老抽、虾酱、罗望子汁、豆芽、韭黄、腊肠以及鸟蛤一起翻炒而成。

  胡姬花村的这家“槟城炒粿条”也是个网红店,李晓凡排队等了十分钟。

  这家店的炒粿条面的炒粿条分为黑白两种,就是加不加黑酱油的区别,黑的色深味浓,酱香浓郁,喜欢这个的人比较多。白的比较淡,但可以吃出鸡蛋等配料本身的味道。

  李晓凡喜欢这家店的特色在于鸡蛋下得特别多,鸡蛋被特意炒得不熟以使粿条显得鲜嫩多汁,再加上有黑酱油及辣酱一起炒,味道特别浓郁。

  槟城和吉隆坡一带的炒粿条都是以酱油、黑酱油、蚝油为主要酱料,嗜辣者还可以配上三峇辣椒酱,使炒粿条的味道在咸甜中带点辣味。

  在新加坡待久了以后,李晓凡特别喜欢吃黑炒粿条,配上当地特色的三峇辣椒酱,再来一杯冰可乐,特别够劲!

  说来也奇怪,国内专家从健康卫生角度都不建议热食品搭配冷饮一起食用,但是前世李晓凡在新加坡都跟当地人一样,喜欢热食搭配冷饮一起食用,肚子好像也从来也没出过什么问题,一切正常。反而到了国内以后,这样一搭配吃喝,立竿见影会拉肚子。

  李晓凡打包好炒粿条和一罐健怡可乐,上楼回到宿舍,打开电扇和电视,今天傍晚天气比较凉爽,风扇一开就很舒服,他一个人美美地把一顿晚餐解决了。

  炒粿条元新币,健怡可乐元新币,这样一顿晚餐2元新币,合人民币11元多一点。在新加坡,像李晓凡这样的外劳,如果省一点的话,一个月生活费300新币够了。楼下的鸡饭、鸭饭、炒面等主食价格基本在元到2元新币左右。如果在工厂的餐厅吃,更加便宜。

  吃完后,李晓凡把吃剩余一点食物、打包盒和可乐罐等一堆垃圾直接丢进了厨房的垃圾投放口。

  丢完垃圾,美美地点上一支烟,看着垃圾投放口,李晓凡想起重生前申城热火朝天的垃圾分类运动,还要什么定点定时投放,分类不好还可能被罚款,这样一比较,感觉在新加坡丢垃圾真是方便,可能是全世界最方便的国家了。

  新加坡的生活垃圾大部分产生于像李晓凡他们这居住的政府组屋,建屋发展局在开发这些组屋的时候设计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