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关键棋子_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沉夜幕下的地中海,微风徐徐、波澜不惊,8月盛夏,白天的最高气温也有三十好几度,但早晚都是非常凉爽的。在这样的夜晚,不论是土伦的原有居民,还是驻扎在那里的数万法军官兵,大都早早的进入了香甜的梦乡。根据德法停战协定,港口的防务由法国6海军负责,近两万名法军官兵以军港周边的一系列要塞和炮台为依托,构筑了能够同时抵御海上和6上进攻的坚固方向,但整个港口的防务尤其是每一艘舰艇的情况都在德意军事代表的严密监视之下。此外,未经德意法三官组成的协调小组批准,任何法国舰艇――哪怕是一艘十吨的巡逻艇,也不能开出土伦港!。

  此时在海面外围拱卫法国南部第一大军港的,就只剩下德法停战协定签订前6续部下的数千枚锚雷和沉底雷了,这些威力可观的水雷理论上可以阻挡外来舰艇进入,但不要忘了还有水雷布防图这样一个技术节**,若是有心者具备足够的决心,还可以通过潜水员“摸”出一条安全的航道。

  距离港口航道8、9海里处,扑通扑通的入水声显然比成年人跃入水中的动静更大许多,一个个圆滚滚、黑乎乎而且长着触角的大家伙,正不断从几艘体形修长的舰艇上滚落下来。那些戴着深色钢盔的水兵们,一面小心翼翼的布放水雷,一面还要密切关注着港口方向地动静。法国人在港口部署了几盏大功率的探照灯。但他们似乎只对近岸位置地海面感兴趣,事实上。要用探照灯巡视较远处的海面也是效率低下的,雷达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警戒装备,但对于内有外困中的法国来说,研或是从其他国家获取雷达都是不现实地――在夹缝中苦苦挣扎的同时,维希法国的现有装备正在以无可避免的度落后与交战各国。唯有他们那支成型于30年代中后期的舰队,还对交战双方保持着巨大的吸引力……

  地中海地另一端,扼黑海与外界唯一海上通道的达达尼尔海峡,气候亦是无比的凉爽,不过在与伊斯坦布尔隔海相望的伊兹米特港,无心睡眠的人却还很多。在德土两国达成秘密协定之后。批3名技术军官、150名专业船工以及他们的设备便以最快的度经由穿越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地铁路线运抵伊斯坦布尔,再换船运到110公里之外的伊兹米特港,这些专业人员连夜对依然悬挂着土耳其海军战旗的“亚沃士”号进行全面深入的检修,结果与先前技术军官们地判断基本一致:尽管舰龄已经达到30年,但看得出来,这艘战列巡洋舰在土耳其官兵的养护下整体状况良好,只有一部分设备因为缺乏原配零部件而无法正常运转。这让原本还对土耳其军人素质抱怀疑态度地人乖乖闭上了嘴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