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95章 挖墙脚吧,马文才(3)_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坐不同席。

  寒门学子想要改换门庭,需要的付出比世家子弟更多的努力。

  而梁山伯,恰恰就是这么个家有恒产,却没有贵族头衔的寒门学子。

  他父亲花费了大量钱财,才终于将他送进了万松书院,为的就是想让他结识更多朋友,以便将来能够寻个出仕的路子,以便改换门庭。

  可谁想,门庭尚未改变,梁山伯便遇到了祝英台。

  祝英台虽是标准的世家出身,只不过她家已经被挤出了权利圈,她父亲只得个员外郎的名头,导致整个祝家正在士族与寒门之间徘徊。

  所幸祝英台的老娘懂得未雨绸缪,通过与马太守夫人的手帕交情谊,老早便与马家指腹为婚,结成姻亲。

  马家乃世家大族,只略微伸手帮扶,便能够稳住祝家,而祝英台的两个兄弟也便有了好的出路。

  可祝英台却是一个有主见,敢抗争,誓要推翻三座大山的知识女性。

  祝英台自幼随习诗文,美丽聪颖,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万松书院访师求学。

  遭到父亲祝员外的拒绝后,祝英台索性女扮男装,离家出走。

  恰巧,她兄长为了不去万松书院读书,悄悄将自己的名帖藏了起来,而祝兄长自己则躲去了花船上,假装自己已经前往书院。

  这一举动,倒刚好便宜了祝英台。

  就这样,她拿着兄长的名帖,顶着兄长的身份坐上马车赶往万松书院。

  在旅途中,祝英台邂逅了同样去万松求学的书生梁山伯。

  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当日便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次日,二人来到万松书院,交了名帖拜师入学。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转眼就是三年时间。

  巧的是,马文才竟然也与他们分在同一个班级。

  马文才性子高傲,内心阴暗。

  期间与梁祝二人发生了不少摩擦,也让祝英台更加厌恶这个狂妄自大的未婚夫。

  而马文才却为这样的祝英台心动不已。

  三年后,祝兄长因为银子花光被花船赶了出来,不得不落魄的回道家中。

  祝员外这才发现,原来在书院读书的那个,竟然是自己苦寻不到的女儿。

  想到婚期将近,祝父思女若狂,甚至亲自来接。

  无奈之下,祝英台只得与梁山伯匆匆告别后仓促回乡,等待与马文才完婚。

  祝英台去信求梁山伯上门提亲,可在爱情和家族未来发生冲突的时候,梁山伯选择了家族未来。

  而后,梁山伯成为鄞县令,梁家终于挤进末位士族之列。

  可梁山伯却因忧郁成疾,不治身亡,遗命葬于鄮城九龙墟。

  祝英台闻听噩耗,誓以身殉。

  出嫁之时,祝英台要求身穿白衣。

  深爱祝英台的马文才虽心中愤愤,可最终还是应了。

  熟料,祝英台却让花轿绕道前去梁山伯墓前祭奠。

  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炸开坟墓,祝英台翩然跃入坟中。

  随后墓壤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

  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而马文才则成了千古罪人。

  靳青一边烤肉,一边听707为她嘚吧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嘴里时不时的回应两句,以便让707说的更来劲。

  等707将故事讲完,靳青的肉也已烤的差不多,撕下一条肉塞进嘴里,靳青幸福的眯了眯眼,还是熊肉最好吃。

  同时还不忘感慨:“老仁头还说老子执着,你看着这几个人哪个不比老子执着。”

  707的声音一顿:“宿主,您还记着老仁头。”

  却见靳青一抹嘴:“老仁头是谁。”她怎么想不起来。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