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五十四章 谁赚了?(80票加更)_南宋不咳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换。文浩拿出了什么呢?或者说南宋朝廷让出了什么利益。其实也不少,只是文浩和理宗皇帝都认为这些付出不太重要,是他们赚了。可洪涛不这么看,他认为这些东西是一个国家不能拿出来交换的。属于非卖品。

  首先就是广州、泉州、琼州三座城市的商人参政会正式成立。这个由海商们选举出来的十五人集团,将代表所在城市全体海商的利益,可以行商会的职权,也可以监管、弹劾当地官员。但不能提名和任命。

  没有参政会的批准,海商们可以拒绝执行官府发布的行政命令。也就是说以后官府再有什么涉及到海商利益的规定,必须要先和参政会商议,达到共识之后才能执行。

  这玩意意味着什么?可能文浩和大宋朝廷还意识不到它的严重性。

  表面上看来,这只是少部分海商的一个小团体,和别人没关系。但有句话说的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旦海商参政会起到了功效。让海商们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那其它群体也会有样学样的。

  谁也不是傻子,凭啥你们可以保护自己。我们就不成?既然朝廷答应了你们海商成立参政会,那我们也弄个参政会呗。都是大宋子民,理应一视同仁。宋代朝廷本来就对民间的控制比较宽松,对于这样的要求,只要开过一个口子、有过一次先例,后来者就很难拒绝了。

  一旦参政会的概念深入了人心,也确实有效。海商们的近亲、整个贸易活动产业链的上下两端、那些陆地上的普通商人也得跟着一起折腾。这个群体更庞大,虽然他们不像海商们一样可以驾着船、拖家带口的避难,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的斗争方式才会更激烈、更残酷,对大宋朝庭的伤害和影响也会更大。毕竟很多大宋官员家里就是商人,这等于是在挖他们的根基。

  如果海商和陆地上的商人都能保护自己利益了,那些手工业者、工匠们咋办?他们会不会也想要保护自己?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就连最老实的农民也会有这个诉求,而且越往后朝廷越难以压制这种呼声。因为海商参政会、陆商参政会、手工业者参政会都会联合起来一起帮助和他们有一样诉求的人,这不是在帮别人,而是在帮他们自己。

  光一个参政会就够了吗?就能满足商人阶级日益膨胀的胃口了吗?要是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商人这个群体比任何阶级胃口都大,他们几乎就没有满足的时候,就连洪涛都不敢说可以完全控制住他们。除非一点希望也不给他们,否则你只要让他们吃到一次甜头,他们就会终生终世想着这个滋味,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得再去尝一尝,顺便看看能不能多吃一口。

  如果没有这个理解、没有这种意识,贸然给商人阶级松绑,那就是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