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章 用才不用徳_南宋不咳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再把那些已经移民去了金河帝国的人请回来,让他们回本乡本土探亲访友。百姓们对朝廷的法令是怕、对报纸的宣传是疑、但对同乡的亲口讲述就真的是信了。只要他们信了,朝廷再适时的给一些好处,这些地方就能很容易的归心于陛下您。”一看自己的设想撞对了路,文浩立马就活了过来。虽然人还跪在地上没敢起来,但是眉飞色舞的样子已经和坐在皇位上没什么区别了。

  他从洪涛脸上看到了希望,不光是活的希望,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文浩最怕的不是死,而是这一生都默默无闻的平庸下去,最怕的就是脑子里的想法得不到实现。他这些年之所以拼了命的钻营,也是为了能让自己的理念付诸实施。现在最高理想显然是没希望了,可是退一步讲,在洪涛手底下干也算是目前的最佳选择,还可以身临其境的看一看、学一学,这位神奇的老皇帝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为啥总能压在自己头上,像大山一般让自己无法翻身。

  “这个办法可以试试,我还有另外一个工作要交给你。这个工作很不容易成功,还会招来各方的非议,一旦失败,你就是大宋的罪人,我也保不住你。怎么样,想不想听听这个工作是什么?”洪涛表面上对文浩的办法没什么太多的惊喜,其实内心里已经笑开花儿了。自己没白留下他这条命,如果当年依照慈禧的想法,他早就沉到海底喂鱼去了,自己也就失去了一位治国的能臣。

  文南可以治国,但他属于那种在和平稳定时期按部就班发展的人,不是在乱世中披荆斩棘的闯将。非常之时就得用非常手段,只有文浩这种不遵守规则、喜欢剑走偏锋的家伙,才能想出非常规的办法来。此时野心就不是坏东西了,野心越大、想法也就越超前。

  用侨民回国进行宣传,这个主意真是太妙了。中国人故乡观念很重,就算从小离开家乡在外闯荡多年,但是一碰到同乡,还是会另眼相看。这种风俗不光在古代有,现代依旧存在,也不光在普通人观念里有,士人高官也不能免俗。历朝历代都不缺乡党,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用楚霸王项羽的话讲,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衣锦还乡这个词儿也是从他这里来的。

  问题是,还乡的都是衣锦者,让家乡那些还没衣锦的乡里乡亲咋看、咋想?生活富足这个玩意是装不出来的,尤其是和熟人,所以到底哪儿的日子好过,根本不用特意宣传,这些侨民就是一个个活的榜样。

  虽然说大部分人故乡观念重,就算穷死也不会选择背井离乡,可一旦这种好日子能被复制到自己家乡来,他们会反对吗?从逻辑上讲,应该是不会的,至少刚开始的时候不会,只有在觉察出被骗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